足球吧
·足球吧 - www.zuqiuba.org
·日均PV:10万+ 日均IP:3W+
关闭
关闭

FM2013 如何有效提高传中成功率

发布时间:2020-04-06 22:29   文章来源:
本文标签:游戏攻略 玩家心得 FM2013
浏览次数:       评分:0

从去年开始就很多人抱怨传中有问题。中锋很难接到传中形成攻门,但实际上是这样的吗?在讨论之前,我要先讲3点。

1、我们都知道在系统中传中有4种落点:高球传中、低球传中、默认传中、向进攻核心传中。
其中,高球、低球、默认三种传中都是强调落点的,也就是说——传中更强调“地点”,而“向进攻核心传中”是强调人的,传中将有意识的找人而不是找地点。

2、我们知道传中在边路的实现是有两个层次的,首先是边锋的传中,在边锋突破受阻的时候,会回传给边后卫,由边后卫实施二次传中。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系统的默认设置是相当合理的,不需要我们做更多的调整和特殊的设置,“除非你清楚的指导自己在干嘛”——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只需要了解边锋是如何传中的,那么边后卫的传中也自然就有效了。

3、所有的前锋其实都是分为两层的。
第一层是顶在最前面的进攻前锋,因为他们的设置是积极前插,也就是说,当球队的进攻状态一发生,他们就已经不在前锋的位置上了——他们像被射出去的箭一样突在最前面——这也就是“突前前锋”这个名字的来由。

第二层是拖后的策应前锋,因为他们的设置是正常前插——只有当位置比他高的队友拿球时,他才会前插,比如说,当突前前锋在高位接到球以后,策应前锋就会前插,这个时候,从突前前锋的位置上看,策应前锋就是在“后插上”。

一前一后,这就是前锋的位置状态。


开始讨论。传中这个事情要从3个巨大的方面来谈。


一、传中的落点
当然,要形成有效的传中,核心的内容当然是传中的落点问题。

(一)落点设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高球传中】——高球传中针对一个积极前插的进攻前锋,传中落点都是在禁区的正中,因此看起来都是平行飞行、或者向前突出的弧线高空球。

【低球传中】——低球传中针对一个后插上的策应前锋,传中落点都是在进攻前锋身后的近门柱区域(禁区的两个肋部深处),因此看起来都是从底线回传或者从大禁区向前类似直塞的快速低平球。

【默认传中】——如果在以上两个落点上,我们都有人,边锋被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传出最舒服和最准确的传中。

【进攻核心】——当我们拥有一个站桩中锋时,系统默认所有的传中都是“进攻核心”,这是一种找人的传中方式,原因是因为站桩中锋具备了强大的空中优势,他们有弹跳、有头球技术、有勇敢(敢于空中拼抢),这些属性的集合说明了一个站桩中锋就是为了空中轰炸而存在的。

以上就是4种传中落点的具体状态。但实事上,根据前锋的类型不同,我们的传中落点的设置是存在差异的。


(二)前锋类型造成的落点设置大有不同
【站桩中锋】——进攻的站桩中锋无疑是所有前锋类型中最喜欢传中的前锋,在关键属性中,他具备“弹跳”,确保了能够争抢到高空球,他具备“头球”,确保了头球攻门的质量,他具备“勇敢”,确保了敢于在空中和对方中后卫头槌对头槌。
但站桩中锋的落点并不用设置,因为一旦你设置了一个站桩中锋,所有的边路传中落点已经被默认为“进攻核心”——直接找人,不找落点。
这里要讲的是策应的站桩中锋。一个策应的站桩中锋就是我们所说的“战术中锋”,他的身高和头球优势更多发挥在接应后场的大脚长传上而不是攻门上——因为他“正常前插”的设置,我们的边锋传中其实是不能使他形成头球攻门的——一个设置了策应站桩的阵型中,一定有另外一个积极攻门、不以来传中的前锋,多数时候,这是一个抢点前锋。

【突前前锋】——具备头球技术。一个设置了突前前锋的阵型,首先当然应该考虑“高球传中”,但突前前锋本身并不具备身体上的优势,更多时候,他依赖于一个拖后的策应前锋把对方双中后卫中的一个吸引出去,由此形成禁区中的空挡,而他利用自己“灵活跑位”的设置,跑到这个空挡上,在无人防守的情况接传中形成“空挡头球攻门”。
当然,如果你是策应+突前的双前锋设置,默认传中是你的最好选择——因为你在前锋的两个“层面”上都有人,高球和低球两个落点都可以有效的利用传中。
传统451阵型中,突前前锋作为单前锋出现在锋线上,这就要求突前前锋具备更好的身高和弹跳优势,这也是曼联小豌豆无法打单前锋的原因所在——他身体条件上不具备。

【抢点前锋】——抢点前锋是个很有说明性的例子,虽然他占据了进攻前锋的位置,但其身体条件并不适应高空球。也就是说,当你设置了抢点前锋时,在传中这一个环节上,你只能考虑把传中设置为低球传中——更多传中给后插上的策应前锋——抢点前锋往往在传中环节中成为了一个“幌子”和“补射的”——因扎吉。

【全能前锋】——进攻的全能前锋和突前中锋没有区别,甚至更加有身体优势。优先考虑高球传中。策应的全能当然是低球传中。

【防守型前锋】——防守型前锋有一点和抢点前锋很相似,他们从关键属性上来说,同样也不具备高球的能力。从理论上来说,边路传中也不应该把一个“进攻的防守前锋”设置为传中的第一选择。但是,防守型前锋有两点不同。
其一,防守型前锋虽然从关键属性上不具备头球和身体能力,但实事上,因为其要求“强壮”和“敢打敢拼”,有很多防守型前锋都是从传统中锋改造过来的,他们实际上都是些高中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高空球其实是有一些把握的。
其二,防守型前锋的存在,在进攻上就是为了给球队以更多的控球权,他们起到了一个战术支点的作用。使用防守型前锋的阵型,更加倾向于地面配合,对于高空球、传中球的利用不是其主要战术思想。
因此,在设置了进攻防守型前锋的阵型中,高球传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从战术的设计上,我们任然建议把进攻的防守型和抢点前锋等同,让他们成为一个“幌子”而在他们身后设置一个积极前插的攻击性前腰。有一个例子。斯旺西的设计就是这样的,所以斯旺西的传中很多时候找的是位于前腰位置上的球员——米楚。

鉴于以上讨论。传中落点的对位关系是非常清楚的,高球找进攻前锋、低球找策应前锋。那么如何设置传中的落点,主要应从进攻前锋的头球能力和策应前锋是否存在来考虑。如果你的进攻前锋缺乏高球能力,策应前锋这个点上又有人,不妨设置为“低球传中”,把进攻前锋作为一个传中的“幌子”。

 另外,虽然有时候我们的阵型中并没有一个策应前锋,但是我们设置了一个积极前插的前腰球员。这个前腰球员因为其积极前插的特性,很多时候都出现在了策应前锋的位置上,此刻,我们的传中也可以允许低球传中。


二、边路的推进
边路的推进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所有的传中都依赖于边路的有效突破。如果你的阵型在边路的突破上存在设计上的错误,边路根本无法实现突破,也就谈不上任何的传中落点的设计了。

(一)边路走廊的配合。
边后卫和边锋的配合当然是边路走廊的最基本构成部分。
最常见的边路模式有3种。边后卫策应,边锋(内锋)进攻;边后卫防守,边锋策应。边后卫进攻,内锋策应。
这种配合模式基本是建立在传球和前插的关系上。
当边锋积极前插的时候,边后卫必须要为其提供身后球。所谓边锋积极前插,就是边锋在不断的努力向对方边后卫的身后空挡攻击,此刻我方的边后卫作为边锋在边路走廊的唯一支援者,必须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身后球供应。如果边后卫不提供相应的身后球供应,那么边锋的不断前插就变得徒劳,而且更像是一个把自己置身于整体队形之外的笑话。
而当边后卫不提供身后球支持的时候,我方的边锋则主动回撤拿球。一个策应的边锋是不会主动前插的,他总是站在比较深的位置上,等待边后卫的朴素脚下球,然后自己带球发动攻击。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就是策应内锋和边后卫的关系。一个策应的内锋总是拿球之后立刻转向内场攻击,他的这种行动必然会带动对方的边后卫跟随跑向内场,由此边路走廊彻底空旷,不再有任何的防守者。因此,在这种关系下,边后卫往往会大胆压上,承担边路的传中工作。
当然这里也存在很极端的边路配合,两个策应或者两个进攻的边路搭档。通常来说,这种配合下,球队的进攻方向通常都不在边路,一些专注于中路突破的球队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边路彻底成为了中路攻击者的挡板——球队并不需求边路的突破,边路只是提供球场的宽度。
在边路的传球关系上,我们最需要关注的谁突破,谁策应的问题。


(二)进攻型边后卫的出现。
为了提升边锋的攻击能力,很多战术把边锋提高了前腰线上,而不再是处于过去的中场线上。这就带来了2个问题。

其一,传球距离变长了。长距离的传球显然意味着被断球的危险大大增加,同时传球的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证。

其二,传球存在障碍了。在过去,对方的边前卫的主要防守对象是我方的边前卫,我方通过边前卫的前插,边后卫的跟进这一简单配合就可以很轻松把对方边前卫向后赶,直到彻底把对方边前卫甩在身后让他放弃防守。

但是现在,对方也是一个高位的边锋,这个边锋的防守对象变成了我方的边后卫——他并不关注我方的边锋如何移动,他的防守职责就是不让我方边后卫轻易突破。为了应对这个两个新发生的变化,进攻性边后卫成为了越来越多的边路选择。

以AC米兰为例,在米兰的左路,沙拉维是一个进攻的高位内锋,而康斯坦特则是一个策应的进攻型边后卫。康斯坦特主动前插到和对方边锋平行的位置上,我们知道,一个边锋的盯人能力和抢断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边锋也并不是贴身防守的,一个正面前插的边后卫和一个不断后退的边锋的对决。。。显然很多时候康斯坦特可以无视这个边锋的骚扰——那么,情况就又变回到和过去一样了——康斯坦特在大多数时候能够和沙拉维共同对付对方的边后卫了,而且他和沙拉维之间的传球距离因为他自己的主动前插得到缩短。

边后卫主动前插——成为一个策应的进攻型边后卫。这是大多数现代战术选择的第一个解决方案。

当然,另一个解决办法则正好相反,边锋放弃主动前插,不再靠跑位来攻击对方的边路后防线,边锋以策应的方式,始终保持和边后卫之间的距离,共同对付卡在他们之间的对方边锋。但在这个解决方案中,边后卫的后插上变成了一个必要的选择,因为一个策应的边锋在回撤拿球之后,他的行为是二向性的——或者,他会主动带球依靠技术来突破对方的边后卫,这样一来,他和我方边后卫之间的距离又拉大了;或者,他会横向带球跑向中场前腰的位置上,这样一来,对方边后卫也被他带走,边路走廊被空置了出来,此刻的边锋就和一个内锋的移动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局面上,我方防守职能的边后卫被要求在传球出脚后跟随边锋一起向前移动,在机会良好的时候甚至仍然要以传中的方式来参与到进攻中。这样一来,这个边后卫同样被要求成为一个进攻型边后卫,只是他的职能是——防守

边锋主动回撤拿球,一个防守的进攻型边后卫后插上,这是大多数现代战术选择的第二个解决方案。


三、边锋的特性。
传中更多时候都是由边锋提供的,当然最后我们需要了解边锋的特性。

(一)身体。
边锋的身体属性中包含了最多的要求,分别是爆发、灵活、平衡、速度。
为什么边锋需要这些身体属性呢?
爆发——当身后球传来时,积极前插的边锋需要强大的瞬间启动能力,把和他平行、一起追球的防守球员甩开一个身位——由此,边锋实现最基本的摆脱。
速度——当边锋实现摆脱之后,他需要有相当的速度来实现更进一步的摆脱——他需要把防守者拉下更多的身位,以实现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从容传中的目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爆发是为了起步,这是一档,速度则是二档、三档、四档、五档的不断增速过程。
灵活——边锋并不总是能得到身后球的策应,有些时候,他们背靠防守者以一种背身拿球的方式,或者是侧身拿球的方式接到后场传球,这个时候,边锋需要灵活的转身来使自己改变为正面持球,然后再爆发,再加速。就如同足球解说员常说的“他抹过去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灵活转身的存在使边锋并不挑食——他们对普通的脚下来球也很需要,他们接下球以后可以利用其灵活的转身来调整,使自己成为正面进攻状态——这就是说,一个进攻的边锋对灵活的身体属性要求比策应的边锋要低——因为他们很多时候都利用了“前插”这个无球的跑动来形成突破,策应的边锋则更加依赖于灵活的转身。
平衡——边锋的带球突破,很多时候是强行突破,依靠技术和速度的强行超车,而且即便是强行启动了这种突破模式,他仍然将在相当一段距离的奔跑中与防守者进行对抗——一方面不断加速,一方面不断保护球,平衡就是指的运动中保持身体协调的能力。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味的事情,在全部球员职能中,有一个职能和边锋的身体要求是完全一样的——抢点前锋。
有趣吧,这是因为这两者都是喜欢利用防守者身后空挡的快马,都喜欢持球强行突破,只不过一个突破的目的是射门,一个突破的目的是传中。


(二)跑位
边锋的跑位是我们第二个应该注意到的特性。

1、无球跑。
边锋的精神属性中有无球跑动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边锋在无球状态的时候,总是在边路狭窄的空间上试图摆脱自己的对位防守者,更准确的说,他总是在力图接到后场的脚下球,更更更准确的说,他就像是一条被链子系在边路的猎狗,在链子允许的范围内,他左右摇摆,力图让边后卫或者中场从防守缝隙中把包子或者球传过来。
这就是无球跑。很多人不知道在游戏中无球跑应该如何理解。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在不离开自己被要求的位置太远的一个小范围内不停跑动,让后场能把球传递过来。
有无球跑属性要求的职能都是索要球权的职能,也是后场球员可以合理找得到的。tiki-taka战术中所谓“传跑”的“跑”字,就是指的无球跑——当然,由此可以推论在一个tiki-taka战术中,全场大多数职能都被要求有无球跑动。


2、前插。
边锋为了不断增加自己获得突破的机会,除了无球跑索要球权并利用身体优势摆脱外,最重要的一项跑位就是前插。
为什么需要前插?
之前我们就讲过,前插是有效利用身后球的唯一配对手段。
具体来描述,边后卫传球时不以人为目的地,而是以对方防守者的身后为目的地。在边后卫持球的一瞬间,边锋就已经开始向防守者奔跑,此刻,边后卫传身后球,然后边锋直接越过防守者在其身后顺利拿到足球,此刻,边锋的前面是没有防守的平原,一任奔驰。。。
前插是边锋突破的重要手段。


3、自由跑位。
边锋的默认设置中被勾选了“自由跑位”,也就是说,他被允许成为一个边路的自由人。
什么叫做自由跑位?自由跑位是指,当对方的防守者被我方球员的传球和跑动带动,离开了位置时,其本来应该在的位置上就成为了所谓的“空挡”,自由人被允许合理利用这样的空挡——也即离开自己被要求的位置,跑到这个无人看守的“空挡”去要球——这是显然的,“空挡”部位无人防守,理论上任何人(只要技术过关,看得到)都可以很顺利的把球传到空挡去。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边锋在边路经常都处于对方边后卫和边前卫之间的空挡处,就是这个自由跑位带来的后果。甚至在一些反击战术中,我们会看到边锋出现在对方禁区的肋部,也是如此。


(三)经常带球突破
这是边锋最大的特性之一。因为经常带球突破的设置,边锋往往显得比较独,而且在边路走廊上,边锋就是边路的前锋,他是顶在边路最前面的球员,狭窄的边路上也没有其他的队友可以配合,所以边锋的属性没有所谓团队合作的存在。他的任务就是在边路突破防线,让后传中。

这个特性带给我们的最大警告是,当我们设置了一个边锋,那么靠近他的这一侧的中场,我们一定要根据边锋的特性设置好中场球员。一个边锋,尤其是一个进攻的边锋,他的身边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后插上的MC,以确保在中场中路,这个边锋始终有一个可以利用来二过一个挡板。

这里需要啰嗦一句的是拖后组织核心。一个策应拖后组织核心的“后插上”是被设置为“从不”的,但其“带球突破”则被设置为“偶尔”。这意味着,一个拖后组织核心从来不会进行无球后插上,只有当前场把球回传给他的时候,他才会带球突破吸引对方防守球员,以此来主动制造对方防线的漏洞——他的后插上,是有球后插上——所以一个策应拖后组织核心从来不是一个进攻边锋的好伙伴。

但相反的,一个拖后组织核心策应理论上会是一个策应边锋的好伙伴。当策应边锋带球突破受阻后,回传给身后的拖后组织核心,拖后组织核心带球吸引对方后腰的防守,然后再分球给策应边锋,此刻,策应边锋向中场横向移动的通道就被打通了。

总的来说,边锋的身体特性、跑位特性、带球突破特性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只有明白了这些特性,你才知道边锋究竟是如何运动的,是如何和后防以及中场配合的——你才知道该如何更好的把球传递到边锋的脚下去并且帮助他突破对方防守——然后,你才能明白传中是怎样产生的。


四、PS特辑
最后再啰嗦2点:

1、策应边锋和进攻边锋在边路活动上的不同带来的左右脚选择问题。
以右边为例:
一个进攻的右边锋,他的边路活动被设置为“紧靠边路”,他所受到的防守冲击主要来自于内侧的中场MC——所以,在带球跑动的过程中,他总是把球放在右侧,这样球和从左边来的中场防守者之间就隔了一个自己的身体——他用右脚带球,并且用右脚来传中。
所以一个进攻的边锋,肯定是顺脚球员最好。右边右脚,左边左脚。
 一个策应的右边锋呢?策应边锋的边路活动被设置为“正常”,什么叫“正常”?正常就是说他既可以“紧靠边路”,也可以“内切”!
所以,当然有50%的情况下,他和进攻边锋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顺脚对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还有50%的情况下,这个边锋的表现是和内锋相同的!
内切的过程中,这个右边锋首先从转身的方向上就和边路突破是相反的,他转身向中场,右脚变成了支撑脚,左脚变成了带球脚,并且在横向跑动的过程中,在远射的实施上,他都是在使用左脚。
从这一点来看,双脚球员才是策应边锋的最好选择,是在不行,逆脚球员比顺脚好——因为策应边锋本来就是因为边路突破困难,才增加了内切的允许。实际中他的内切也会比传中多。


2、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啪啦。其实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可以构建出一个基本的tiki-taka战术了呢?
如巴萨曾经:
防守型前锋(策应)
防守型边锋(进攻) 边锋(策应)
中场(进攻) 拖后组织核心(策应)
防守型后腰(防守)
进攻型边后卫(策应) 出球中后卫(防守)中后卫(防守) 进攻型边后卫(防守)
控球,区域防守,低球传中都是基本可以确定的。这是埃托奥还在的时候巴萨的打法。

a、为什么雨伞的最顶端是一个不向队友要球、没有无球跑动的防守型前锋策应?因为整个中场中路并没有后插上球员,小白总是在主动前插,哈维从不无球后插上,他都是带球后插上,左边内锋也是积极前插的球员,而右边锋并不以为后插上为主要目的。

b、为什么有一个出球中后卫?因为整个中场只有哈维拖后组织,小白前插,布兹克斯并不负责组织工作,为了弥补中场组织能力的下降,皮克被要求承担组织工作。

c、没测试过,只是临时想到的阵型,算是提供一个思路


更多

(本文由足球吧编辑)

收藏文章       回到顶部

------分隔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RSS订阅 | PES2019 | PES2018 | PES2017 | FM2019 | FM2018 | FM2017 | FIFA16 | FIFA15 | 返回顶部